初中生厌学, 学校家庭应配合治理
- 上传者:admin
- 日期:2019-07-08
- 浏览次数:0次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有厌学情绪。每年被送到我们陕西大正教育培训学校来的“问题孩子”,至少三分之一有厌学行为,为何有如此多的学生厌学呢?
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外部原因则是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消极影响,强化推动的结果。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等等,都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产生厌学。那么,如何帮助厌学的学生走出困境呢?陕西大正教育培训基地的专家认为:学校、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不歧视差生,还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力,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并及时给予鼓励。
(三)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给予爱抚和激励,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增强自信心。
(四)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满怀激情地主动去获取知识。
家长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观念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不要盲目攀比学习成绩而抹掉孩子的优势
家长们总认为送孩子上学,就是要门门功课好,得高分,考大学,才有出息;而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都统统被抹掉了。其实,孩子某些方面的天赋,优势是与生俱来的,是最具潜力的。家长们如能及早发现,及时引导,精心培育,往往会有惊人的爆发,结出半硕的果实。
(二)不要放大孩子的失误
孩子偶尔一次考试失误,是正常的,哪能有常胜将军呢?而我们的家长,偏不肯放过,用推理的方式教训孩子,你这样下去肯定是考不上重点高中,自然考不上重点大学,更不要巴望你读研考博了,你还能有什么大的出息呢?这一瓢冷水,将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浇灭了。读书没劲了,厌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三)不能搞“围城”“战术”
一位来陕西大正教育培训学校的厌学孩子向老师诉苦;读初中时,爸妈强行要他住校,晚上有班主任安排老师辅导;双休日在家,两位家教轮着补课,他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甚至不许出家门。他腻了,烦了,终于撞开“围城”逃了出来,成了“问题孩子”。他的厌学,实在是家长逼出来的。
总之,陕西大正教育学校的老师认为,学校与家庭要紧密配合,为青少年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忌以学习成绩好坏论英雄,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初中生厌学情绪的蔓延自然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