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坏脾气来自哪里?因为您这样做了!
- 上传者:admin
- 日期:2022-04-03
- 浏览次数:0次
—1—
情绪的三种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没有好坏之分,有流动性,不能压抑等特性,那情绪有哪些表达方式呢?
情绪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一种方法叫躯体化,就是以躯体生病的方式来表达心理和精神不适的现象。
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用躯体不适症状来表达的方式。通俗来讲就是情绪没有释放出来,就会一直卡在心里,以身体的疼痛或者疾病的方式来表达,其实这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最糟糕的方式。
第二种情绪的表现方式,就是用行为来表达。比如高兴时蹦得很高,这样动蹦的时候你就觉得一个人是快乐的;摔门而去,你就知道他是愤怒的。
上学的孩子逃学厌学,他心里一定也是有情绪的。这种情绪有可能是对老师的反感,也有可能是对于考试的惧怕等等。
第三种情绪的表现方式,是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我对你很愤怒,我既不会憋着,我也不会随随便打骂。
而是我告诉你,你今天的这个行为让我非常生气,我会用语言表述出来,我为什么会生气,而这是用情绪表达形式。
路易斯●海在《心里的伤 身体知道》在这本书里面说,身体从未说话,不被觉察的情绪都会以疾病的方式宣示自己的存在。有一个小女孩叫淘淘,在上小学。爸爸他说他家里条件很好,妈妈精明强干,也很强势。为了从小把淘淘培养成一个有气质的女孩,妈妈给她买了钢琴。她从小学钢琴,每个周末妈妈都会带着淘淘去老师家学钢琴。可是淘淘自己并不喜欢学琴,她觉得很枯燥,一点乐趣都没有,学琴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坚持学了一段时间以后,淘淘心里头越来越不愿意学,非常抵触去学琴。
可是只要她一说出来不想去,妈妈就跟她讲很多道理,还把她教育一顿,所以淘淘就算不想去不练琴也不敢说。结果,出现一个什么事呢,每次去老师家练琴的头一天晚上,他的扁桃体开始发炎,而且发烧程度相当厉害。这种情况发生几次之后,妈妈觉得很奇怪,就带他去看医生。但是检查结果就是发现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病变,查不出是什么原因来。淘淘断断续续的学了三年琴,基本上每次去老师那里之前,扁桃体都会肿起来,有的时候还会有化脓。后来妈妈看她的身体实在是不行,就对她说,那算了,咱不学琴了。
结果不学琴之后,淘淘的扁桃体炎再也没有发过。在这个案例中,淘淘的扁桃体发炎就是一个典型的情绪躯体化表现,不想学琴可是又无法反抗,对妈妈愤怒憋在心里无法向外发泄,就只能向内攻击自己的身体,通过疾病的方式表达出来。孩子小时候的这阶段比较弱势,无论是身体还是整个人,能量都是比较弱的。所以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畏惧和恐惧。如果孩子的父母比较强势,比如孩子哭的时候,父母说不许哭,那孩子就只能把情绪憋回去,通过疾病的方式表达出来。
有一个小女孩,被弟弟打了不敢还手,妈妈告诉姐姐恨自己的弟弟是错误的,更不能恨弟弟,恨别人是不好的。可是委屈、恨和愤怒就在那儿啊,不是说父母不让恨,不去生气这些情绪这些感受就会消失的。这些情绪又释放不出来,姐姐不敢去打弟弟,也不敢去攻击弟弟,更不敢去反抗妈妈。那它会去哪儿呢,它们就会停留在孩子的心里、孩子的身体里。长期而严重的压抑,长期得不到理解和满足,躯体就会将这种不适和糟糕的感受记存下来,并最终以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躯体化的情绪表达方式是最糟糕的方式,就是无法承受的情绪痛苦让身体去承担。
路易斯●海在书中描述,106种身体的疾病和症状与心理有关系。比如癌症是长久忍受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愤怒的侵蚀所造成,心脏病是严重的情绪问题和压力具体化的一种表现,如排斥、紧张和压力。
有的父母在生气和愤怒的时候,就会打孩子骂孩子,这就是在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孩子被打之后,他的愤怒是被压抑住的。当孩子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时,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他的攻击性就释放到外面去了。而躯体化时就攻向自己了。还有的人是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情绪。比如说当一个孩子面对老师和同学的羞辱时,面对家长觉得内疚时,功课不好,在学校受到了欺负时,不知道如何处理、无法承受,会把自己关起来进入到游戏中。他把自己沉到游戏中不去上学,就不用去面对自己难过的情绪。因为他心里是很难过的,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或者孩子没有力量,他就不去上学,不去面对那个环境。如果头脑中就停不下来的时候就打游戏,用游戏的方式来让自己抽离。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麻烦的时候去找哥们儿喝点酒,大喊大叫K歌等方式,这也是用行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方式会把情绪释放出来,但有的时候会破坏关系,比如说打架、叫骂等。还有一些会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造成影响,比如说我不去上学了,我不去工作了,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用温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这是最理想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说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话还讲不好的时候,他突然就大哭起来了,使劲跺脚、摔自己的玩具。我们看见孩子这个样子,心里肯定会很烦。如果我们大声的训斥孩子,让孩子好好说话、不许闹脾气,孩子呢,一种可能的反应:就是把这个情绪压在心里,躯体化了。如果说我们训孩子的时候,孩子还有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更厉害的,躺在地上打滚,这样就是用行为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跟孩子用心平气和的说宝贝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因为妈妈今天没有带你出去玩,你心里不高兴?你很生气很愤怒?这样的话呢,孩子他就会顺着妈妈的话:是的,我就是想出去玩,你说好的带我出去玩,又不带我出去玩,我就是生气了。这样的话呢,孩子在以后遇到这样不开心的事情,比方说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不会憋着,也不会使用摔、跺脚这样的行为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可以表达出来:妈妈我很生气,我特别想出去玩,你今天不带我出去玩,我心里是不高兴的,我很生你的气。
如果父母是平心静气的用语言去引导自己的孩子,描述出自己的情绪,就是在和孩子产生一个对话,直接去谈论情绪。那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说就是走进了情绪,而不是恐惧情绪,是最理想的一个表达方式。情绪的表达方式是从小养成的,是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养成的。父母使用什么样的情绪表达方式,孩子就会潜移默化的用你的方式来表现他自己的情绪。那我们希望孩子是用躯体化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呢,还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呢?这真的是取决于我们父母自己。青春期孩子的坏脾气,都是由于不知道如何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造成的,只要我们大人能够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合理的表达情绪,暴脾气就会慢慢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