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自述:当我不做孩子学习的“监工”,

  • 上传者:admin
  • 日期:2022-03-13
  • 浏览次数:0


我和老公要孩子比较晚,34岁才生下儿子。

看着孩子可爱的模样,我和他爸爸宝贝的不得了。

那个时候,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积累得相当不错。

于是,我干脆当了全职妈妈,全心全意陪伴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小学霸。
毕竟,我们挣再多钱,都不如把孩子培养好。

但没想到,我不仅没有收获自己期望的结果,反而经历了莫大的痛苦和迷茫!

图片

01

在职场打拼了这么多年,我深知好的学历有多么重要。
因此,对儿子的学习,我抓得非常紧。

为了帮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初中,儿子每天的学习和作业,都是我陪他一起完成的。
我对他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
每天晚上,我都会陪着儿子写作业。等他完成后交给我检查,我再认真核对老师发的作业单,检查修改后才算结束。
如果让我发现儿子粗心写错了题,或者笔迹潦草,我会严厉批评他,必须重写。

在我看来,学习态度要比能力问题更严重。

640.jpg


生活习惯上我也很强硬,写作业时要坐有坐相,挺直背不能弯;

不允许吃快餐和零食,都是垃圾食品;

不能吃甜食,会影响长高......

在我的严看死守下,儿子学习好、仪态好、习惯好,人人看了都夸赞。
小区里的邻居也经常表达羡慕:
孩子还是得妈妈亲自带,跟父母是双职工的就是不一样!
我听了,嘴上谦虚,心里也跟着高兴。
虽然为了儿子,我算是牺牲了一部分自我,但只要儿子能健康成长,我付出再多也值了。

没想到,当我的规划撞上了儿子的青春期,现实才让我从美梦中清醒!


02
平稳的读完小学,儿子顺利升入初中,也进入了让无数家长头疼的青春期。
接近一米七的大小伙子,开始要求自主的权利和父母的尊重了。
担心儿子会青春期叛逆,我早早也有准备,更加严格地管教儿子,生怕一个不留神,让儿子养成了坏习惯。
但渐渐地,局面还是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我还是跟以前一样,会督促儿子学习,想起什么就马上叮嘱儿子。
但他的态度和回应,却跟以前不一样了。
一句话我稍微多说两遍,儿子就开始不高兴,不耐烦。
如果我再多说几句,或者质问他怎么这个态度,儿子就会走回自己房间,使劲把门一关,接着就是好几天的冷战。
涉及到学习,那更是不能问,也不能催。
一次,儿子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周末要好好复习,下周小测考个好成绩。
看他吃完饭还在玩手机,我就叮嘱了他几句:不是说要好好复习吗,怎么还在看电视。志气可不能停在嘴上,要行动。
结果,儿子就不高兴了。那个周末,儿子连玩了2天,别说好好复习了,书都没翻一眼。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常气得我手抖,但又无可奈何。
 就这样,儿子的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对学习的厌烦情绪也越来越浓。
又到了周末,儿子照旧是延续他这段时间的习惯:先看电视,再去写作业。
老公催他赶紧去写作业,写完了再干其他的。
我也随声附和:别又弄到最后一天12点多才睡,要么就是几天的作业赶到最后写,那都是糊弄事儿的,能学好吗?
儿子听了,生气了,生硬地说:不用你们管,我自己有安排!真烦!

这句话把老公惹恼了,他很生气,直接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关了,儿子气冲冲跑回房间一顿乱砸。

我想先安慰下儿子,结果敲了半天门,儿子也不肯开门。

想劝老公消消气,老公也瞪着眼,一股脑把气都撒在了我身上:也不知道你这些年在家都干了什么,孩子就让你管成这样?!

图片

03
老公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抹杀了我这些年的付出,气得我手脚冰凉。
可是,这个疑问也越来越浮现在我的脑海:儿子现在到底是怎么了?
从一个爱学习、有礼貌的孩子,变成了今天这副厌学、忤逆的模样?难道真是因为青春期叛逆吗?
那些天,家里的气氛差到了极点。

老公拉长着脸不说话;儿子也几次拒绝了我聊一聊的提议,回家吃完饭就把房门一关,不知道在里面学习还是玩手机!
我意识到,必须要做点什么了。
不然,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差,儿子的学习也彻底完了!
于是在我上网大量搜索、阅读青春期叛逆的资料学习时,我发现了陕西大正教育,于是到陕西大正教育寻求帮助。
 
开始我还抱着改变儿子、教育他懂事的想法,后来才发现,最应该改变的,是我自己!


陕西大正教育专家白老师告诉我: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在父母眼里,还是小孩,但他们已经不把自己看做是孩子了,而是把自己当成一言九鼎的大人,希望获得父母平等的对待和尊重。
孩子看似叛逆的那些行为,比如偏要跟父母对着干、顶嘴、不爱学习等等,都是他们抗议的一种表现。
单靠过去的说教、责骂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只会加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

他们处于敏感、易怒的心理阶段,特别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当父母的思想与孩子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非常容易爆发冲突。
老师的话让我不断反省,思索良多。

是啊,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 身高都比他爸爸还高了。

而我,还一直把他当作小孩子来看待。
 小的时候,只要给孩子吃饱喝足穿暖,时刻陪伴,那你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眼中的好妈妈
但当孩子慢慢长大,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
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我才深刻认识到,过去我采用的教育方式有多离谱。

我想用严厉管教的虎妈模式镇住儿子,却没想到一直在加深亲子裂痕,到了现在几乎弥补无门。

就像白老师说的那样:

要学会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理解他,接纳他,鼓励他,这样孩子才可能调动出积极性,发展出内在的驱动力,才可能对自己负责,对学习负责。

我开始按照老师建议的方法,告别严苛的机械式管教,而是化强势平等,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

图片

04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践行,我对待儿子的方式变了,儿子也渐渐给了我回应。

1、学习上,给儿子充分的信任,不要当孩子的监工,要当孩子的帮手
周末放假,儿子想什么时候写作业就什么时候写。
我会牢牢管住嘴,守住心,不去多说那么几句无意义的催促,给儿子充分的自主权和信任感。
因为我意识到,每次非要加上那么几句话,只是在释放自己的焦虑和担忧心理,却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
其实儿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着急、不惦记学习,而是讨厌家长的不信任和说教欲。
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不催儿子赶紧写作业,他反而看一会儿电视就自觉回房间了。

想起之前我催他写时,他故意连看两天电视的时候,真是觉得又心疼、又好笑。
2、生活中,给他方方面面的自主权。
过去,我对儿子的仪态、作息、饮食.....都有事无巨细的要求。
只要是我认为不好的,不管儿子怎么哀求,我都坚决不答应。
完全就是我只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所以,一度儿子对快餐炸鸡产生了迷恋心理,偶尔我要奖励他时,他的要求永远都是去吃肯德基。
现在,我从心底里把儿子当成一个大人来对待,尊重他的要求和愿望。
想晚睡晚起?可以,这是你想要的作息。
偶尔想点外卖吃我眼中的垃圾食品?可以,尽量随他的喜好。
想看网络小说?可以。不过我会事先约定好时间,比如一天看一个小时。
至于他是早上看还是晚上看,全随意。
想用我的手机玩游戏?我也答应,但同样,限制好时长就可以。
我时刻牢记课堂上听到的那句话: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可能全盘接受父母的操控。
提醒自己管住嘴,用心理解孩子,倾听他的内心。
现在想来,青春期的孩子真的是难以沟通吗?我儿子是真的很叛逆吗?
不,儿子他没问题,是我不会沟通,习惯了居高临下的命令,催促,是我总说一些他不爱听的话。
渐渐地,儿子的脾气变好了,学习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强。
初一期末考试前,儿子早早地就开始了自主复习,我规划好了,虽然有的同学比我进度快,但我有自己的节奏。
这可是他上初中后的头一次主动学习,可能就是对我停止唠叨、开始改变的回报吧。
 
更让我高兴的是,这些都是儿子主动告诉我的。
他愿意跟我倾诉他的所思所想,不再是之前那个我无论如何都撬不开口的叛逆小子了。
我想,儿子的青春叛逆期,应该是有惊无险地结束了。
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继续学习、成长,给儿子更多的引领和鼓励。
学习和成长让我从严苛管理到理解放手,不仅改变了亲子关系,也改变了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