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变成“会捧场”的父母,儿子的叛逆、厌学
- 上传者:admin
- 日期:2022-03-11
- 浏览次数:0次
相信很多妈妈都读过这句话:“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尤其是孩子。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但涉及到孩子的学习时,却总是很快消磨掉耐心,无法控制自己,走上数落责骂的老路。可面对如今的孩子,家长用力过猛,强势逼迫,只会把孩子推到厌学逆反的处境。
![1646964068950389.png 微信图片_20220311094452.png](/ueditor/php/upload/image/20220311/1646964068950389.png)
不夸张地说,自从儿子出生后,我就在他身上投入了100%的精力。
因为老公收入尚可,足以支撑全家的开支,跟老公商议后,在儿子三岁时,我就辞了职,成了一位全职妈妈,只为给他更好的教育和陪伴。每周一三五上早教课,三岁开始学英语,后来又逐渐加上了书法、美术、编程等等。这样一门一门课学下来,儿子称得上一只货真价实的“吞金兽”,家中大头的支出都花在了孩子的教育上。但我和老公觉得值得,奋力打拼,不就是为了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条件吗?儿子也确实没让我俩失望,小学时经常考满分,成绩名列前茅。接孩子时,老师也经常夸赞我对儿子的培养:“优秀的孩子,全靠家长用心!要是其他家长都像你一样就好了,我们也能少操点心。”
是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和发展,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优秀,从一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升入初中没多久,儿子就慢慢掉链子了!
02
小学时,儿子写作业就有依赖我的毛病,需要我催促和盯着才开始动笔,做题自己不爱思考,习惯让我讲解。到了初中,课业难度开始超出了老师的能力范围,我辅导不上了,只能在监督上下功夫。但儿子的表现,却越来越差劲,拖延和消极对抗成了家常便饭。不是潦草地填上答案,不管对错和质量,就是呆坐在那里扣头发,半天提不起笔。我看着实在太着急上火了:“这都是上课讲的内容,你怎么能不会?到底有没有用心?” 儿子好像失忆了一样,神情呆呆的,完全不想思考和努力的状态,更是我情绪失控,动不动就是朝他一顿吼!“这才初一,以后内容更难,现在你就这么费劲不爱学,以后怎么办啊?”“你上课不带脑子的吗?每天上学都是混吗?从小到大爸妈为你付出了多少?给你花了多少钱,你就这么混日子,对得起父母吗?”“现在考高中比以前难多了,高中考不上你就去当工人吧!我和你爸就当白养你了!”看到儿子一副愤怒又憋屈的样子,我更来气了,这么不爱学习,说你几句还不行了?摆脸色给谁看?想起之前在一本书上看的,教育孩子最怕心软,如果他一哭或者发脾气家长就退让,那么孩子就会掌握这个规律,之后会常常以此来要挟家长。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严厉再严厉,不管他现在有多恨我,长大了就会懂我的苦心。可就这样吼着,教育着,儿子的学习状态不仅没有起色,反而成绩从刚入学时的班级前列,逐渐掉到了十五、二十,三十...... 那天,儿子拿回了一张67分的数学试卷。我强忍着怒气,看了一遍错的地方。这一看,我发现儿子很多简单的基础题都做错了,有些地方干脆空在那里。我没好气地质问儿子:“这些你不是都学过的吗?怎么还会错?多用点心行不行?”考出低分本就让我发怒,儿子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我火了,拿过衣架狠狠地打了儿子几下。儿子就倔强地站在那里让我打,直到最后我没力气了才停了下来。我朝他大吼:“滚回房间好好反省,以后再不好好学我打得比这次更狠!”但是,从那天之后,儿子不仅厌学情绪越来越浓,对我的态度也变得很差。有时候跟儿子一对视,我都能明显看出他眼神中的厌恶。老公也对儿子的学习非常不满,他把气都撒在了我身上:“我看别人家父母都上班,孩子也没这么厌学逆反,怎么你天天在家管他,反而把他搞成这样?”
03
但冷静下来,我意识到,既然结果不是我想要的,那就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去改变这一切,不然,老公的不满还在其次,孩子可就真废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搜索 ,我了解到了陕西大正教育,于是到陕西大正教育寻求帮助,我想不通,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用尽全部力量去对孩子好,如今孩子却变成了这样?”面对我的疑问,陕西大正教育专家白老师告诉我一个亲子教育的本质:当家长用尽全力盯着孩子,苛责他的分数,监督他的一举一动,孩子反而越不知该如何努力,因为剥夺了他的空间,替代了孩子本身该做出的努力。
对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来说,好的父母就是懂得放手,把成长、学习的权利交给孩子,自己在一旁“捧场”就行!通过白老师的分析,我渐渐才发现,原来儿子一步步走到今天,像个木偶一样,拨一下动一下,自己不懂得努力,都是我亲手造成的。 当孩子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学业难度增加等原因,造成成绩下滑时,或者没有满足家长不断进步的期望,很多家长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已,恨不得“胡萝卜+大棒”双管齐下,几天就让孩子把成绩提上去。唠叨和打骂就成了督促的“标配”,因为很多家长只会这些手段。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把孩子往厌学、逆反等方向推。唠叨和督促不起作用,就给孩子贴上“青春期叛逆”、“不知感恩”、“不努力对不起父母”等负面标签,认定孩子是在跟自己对着干,不懂事。“父母把你养这么大还欠你了?你一天天摆个臭脸给谁看?”“学成这样还有理了,现在生活太好了,你们这些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操心,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家长责骂越多,孩子越消极无助,对学习和努力产生厌倦心理。 原本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孩子,就这样被父母的焦虑和不科学的教育方式,推到了学渣的行列。“没有天生厌学的孩子,只有父母用力过猛,破坏学习兴趣的孩子。”没想到,我不断批评、数落、责骂的教育方式,亲手把孩子拽进了恶性循环。
04
“喜欢羞辱、批评孩子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极大地破坏掉孩子向上向善的心!”从写作业到考试,只要没达到我的期望,我都会习惯性指责他:不用心、不认真、不努力、不懂事...... 小学时,学习内容简单,儿子也很听话,所以我的这种教育方式还显现不出它的危害。到了初中,课业难度全面升级,加上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更强烈的自尊心,恶性循环就开始了:我羞辱、责骂儿子——儿子把大部分心力都用来应对我的情绪——听不进去道理,成绩继续下滑,学习动力被摧毁——我更生气,加大羞辱责怪的力度——儿子逆反心理严重,更加厌学,成绩更差!丧失了学习动力的孩子,又怎么可能爱学习、学习好呢?1、先向孩子诚恳道歉,缓解孩子内心的对抗情绪,这样你的话孩子才有可能听进去,但不要急切渴望立竿见影的效果。2、控制情绪,不把负能量传递给孩子,做到用平和、正面的思维跟孩子沟通。3、帮助孩子发现优点和特长,让孩子重建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进而激发全面的学习内驱力。意识到自己过去那么不懂教育、态度粗暴,我对儿子充满了内疚。在跟儿子道歉时,我流泪了。我把儿子当成大人和朋友,将那些心底的恐惧、焦虑、自责,还有对他的爱全部倾泻而出,也真诚反省了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当我放下了往日凌厉强势的态度时,儿子也由一开始的错愕,渐渐跟着我红了眼圈。从那场沟通里,我才明白,孩子承受了多少委屈、多大恐惧!他告诉我,其实他也很想去学好,也想要当一个同学佩服、大人夸奖的好学生。可是一上初中,那么多新的知识,他一下子就有点慌了,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在学校里很煎熬,内心发虚,回到家又是我从头到尾的盯着、责骂,让他感觉喘不过气来,心里特别压抑。他心里越来越怕我,一听我的声音就感到紧张,也越来越讨厌学习。我把自己学习的经历告诉了儿子,也提出了辅助他重建学习信心的计划。接下来的日子,我帮助儿子分析各科优势与不足,并共同制定了从他基础较好、也很喜欢的英语开始入手。毕竟是3岁开始学习积累的“童子功”,底子在那里,儿子很快就从英语中找回了自信。单词量、发音、阅读理解.....儿子都很擅长,稍微用点心就能考出不错的成绩。从这一点上,更验证了那句话:“人在什么方面擅长,就会喜欢什么。”就这样,循序渐进的,儿子开始补起了数学、语文等科目,也按这个方法建立了学习的信心。我也做到了承诺的那样,不会随意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跟儿子一起,把落下的进度追上去。总是鼓励、及时表扬,儿子的笑脸又回来了,成绩也在稳步上升。
回顾这段让我挫败和焦虑的日子,我深深意识到:“寒风吹不下人的衣服,只有阳光能做到。”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当你发现自己不管怎么用力,孩子的表现都背道而驰时,不妨思考下,是不是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出了问题?通过学习,我改变了孩子厌学、叛逆的大难题,我也非常理解,有太多家长和我一样,面对青春期叛逆,厌学,沉迷网络的孩子,毫无办法。所以,我也想化身一道光,帮助更多的家长,希望你也和我一样,到陕西大正教育寻求帮助,帮助我们的孩子回归正轨,帮助我们家庭回归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