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恋了,父母怎么办?

  • 上传者:admin
  • 日期:2019-12-15
  • 浏览次数:0

 

禁止男女生共同进出食堂

禁止给异性拎包拿外套等行为

传说中史上最严的《男女交往校规》

这样做,真能阻止早恋吗?

孩子早恋了,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校园早恋问题一直是学校和家长关心的话题,而因为早恋引发的悲剧也屡屡见诸报端,那么当前学校和家长都是如何对待早恋问题的,学生自己又是如何看待早恋,怎样正确看待早恋问题防止悲剧的发生呢?

 

2月16日,大多数学校都已开学。而本应在学校上课的高三女生商某,却在家喝下了剧毒农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天上午,商某就读的山东省广饶一中贴出告示,称商某与同班同学恋爱,勒令二人退学。商某的家人将其接回家中,却不承想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那份勒令商某及其同学退学的处分决定写着,商某及其同学“多次借课间、放学后的时间在教室单独相处并出现一些过激动作,其行为已经超出正常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影响极坏”。

 

而当时教室里的监控记录显示他们并未有校方口中的“过激动作”,只是在聊天。就因为这样让孩子退学,商某的家人表示无法接受。

 

高三女生商某的自杀,无疑让“早恋”这一话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也再次引起了争议。而在这一问题中,大部分的学校和父母无疑是站在了“同一阵营”中,学生要想顶住这“两座大山”的压力,也是“各显神通”,双方的“角力”从未停止。

 

 微信图片_20191215094353.jpg

 

学校:硬杠杠,警告劝退,操碎了心

 

 

近日,山东枣庄市舜耕中学出台了一项男女生交往十不准校规,这份校规对男女同学的交往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如男女同学不准以兄妹或其他亲密或不雅的词语相称男女同学不准肩并肩到茶炉房接水或在校园内闲逛男女同学之间不准介绍异性朋友等。

 

这份校规还注明,凡是违反第一项男女同学不准出现不雅的肢体接触行为,或违反第二项男女同学不准单独到黑暗或偏僻的地方谈话聊天,将直接给予劝退处分。违反其他规定的,轻者记过,严重的将劝退。

 

而根据该学校教务处的解释,上学期发生了很多高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并全部给予了劝退处理,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保证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制定此规则。

 

@潍坊市某高中生: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规定,只不过是老师口头说的,没有打印出来张贴。”“我们学校食堂是男女生分开的,各占一层楼,还有老师要求我们男女生距离不得小于一米,平时晚自习也有老师会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巡逻

 

除了学校里老师的火眼金睛,有的父母也似摄像头一般,全天无休地盯着孩子。

 

 微信图片_20191215100306.jpg

父母:跟踪,查手机通话详单,变身福尔摩斯

 

@德州市某高中的女生小王:我的手机话费都是爸妈帮我交的,有时候一个月话费多了,他们就会问我怎么回事,干什么了,就跟审犯人似的。其实我什么都没干呀。

 

@小王的母亲:虽然女儿很乖,很听话,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她有时候回来也给我讲,说他们班哪个男孩喜欢哪个女孩了,我就担心她会不会也受到影响,谈恋爱,影响学习。

 

影响学习,是受访父母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他们认为,孩子在此时谈恋爱,必定会影响学习学生嘛,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能够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的,都得远离。

 

@某高中生小杨:我的妈妈为了防止我早恋,还曾经跟踪过她。那天晚上放学,我跟同学一起走路回家,我们班有个女孩就从后面跑过来跟我说,你妈来接你啦,刚才还问我你在哪呢。我转身一看,那个躲在树后面的正是妈妈。我觉得丢死人了,但还得跟我同学说,我妈妈说要来接我的,我给忘了。我能理解我妈,但她也有点过了。

 

@小杨的妈妈:我发现孩子那几天回家有点儿晚,比平常晚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我问她,她就说学校里有事耽误了,也不详细跟我说,我就只好偷偷跟着看看她放学了为什么还不回家。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孩子刚上高一,正是学习入门的时候,不能有其他事情让她分心。

 

不过让小杨妈妈放心的是,小杨并没有谈恋爱,只是跟要好的同学换了一条回家的路。

 微信图片_20191215100336.jpg

 

学生:再厚的门也关不住两颗心

 

 

@青岛市某高中的学生小辛:我们班里有男女朋友的可不少,差不多一半左右吧。我自己也谈了一个男朋友,不过我也不是很喜欢他,就是班里都在谈,我也就谈了一个,平时可以一起出去玩。

 

像小辛这样受他人影响而恋爱的学生不在少数,但也有一些校园情侣,他们的感情相较于小辛他们可能更加激烈而坚定

 

就读于青岛某职业学校的小张和小刘就是一对校园情侣,他们平常靠发短信、打电话来维持这段地下恋情,但最近,他们的恋情却不得不被公开了。

 

小张打算参加明年的春季高考,要每天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而小刘此前并不打算参加高考,已经与学校签订了实习合约,马上就要去实习单位工作了。就在此时,小刘突然反悔了我要跟她一起上课,参加高考,我不实习了。小刘对老师提出了要求。

 

我们跟实习单位都说好了,这临时变卦,肯定不行的。老师找来了小刘的父母,想要一起劝劝他。谁知小刘在办公室突然情绪激动了起来,拿起桌上的剪刀,不让我跟她一起上课,我就自杀!

 

小刘的母亲当场晕了过去。

 

后来,经过老师和父母的耐心劝说,小刘最终同意一边实习一边学习文化课知识。我们知道这个年纪的学生比较容易冲动,所以也是尽可能地去安抚他们的情绪,采用温和的办法处理。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学生认为,他们看得越紧,我们就越要坚持在一起。其实如果只是简单采取惩罚的方式,有时会引发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

 


 

专家:培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早恋概念太广,简单意义上的是基于生理发育伴随而来的,对异性的好感,这个不能简单地被扼杀。而且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两性的自然吸引,其实是属于婚姻敏感期的延伸,这个阶段的早恋是大多数个体必经的过程。

 

早恋也许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单纯靠压制、惩罚是不可行的。

 

家长和校方担忧的、扼杀的,应该是早恋另一层面的内容,那就是伴随早恋行为,孩子很容易精力分散,偏离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导致成绩下滑等影响。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青春期男女生,不顾一切后果偷尝禁果,甚至导致怀孕流产的行为,更是家长和校方乃至整个社会不能承受之痛。

 

另外也有学生家长认为,不让孩子在学校谈恋爱,是怕孩子受到伤害他们很容易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谈恋爱上,而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也不够成熟,容易给对方和自己造成伤害。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行为,和他们本身的激素分泌失衡有关,同时也和身心发育不协调,看待问题以偏概全等因素有关。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照顾青春期孩子的情绪,不能否定孩子这份情感的真实存在性。在获得孩子充分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如何接受这份情感的洗礼,鼓励孩子走出困境,当下努力培养自己能在恰当的婚恋阶段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首先要确定,在原则性问题上寸步不让,比如对自己身体的尊重和保护。其次,父母应多关注孩子思想和身体,心理变化动向。

 

如果孩子已经在恋爱中,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对方吸引他的优秀品质是哪些,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品质的吸引。而随着世事变迁,个人喜好会有所变化同时近似的品质也会在其他个体身上闪现。这样既可避免因过分吸引而产生亲密行为,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失恋、单相思等变故带来的潜在威胁。

 

另外在学校教育方面,可以从侧面引导学生,不能一味去逼迫孩子,可以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例如可以给学生们讲解《诗经》,带他们正确认识爱情的美好和意义,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去表达爱意,培养他们爱与被爱的能力。